校地協同 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新派融媒體評論員 孫瑞榮
9月16日,2025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山東行(濰坊)暨重點高校校地合作對接交流會成功舉辦。在此次大會上,348項山東省標志性產業鏈企業技術需求和濰坊“9+3+N”產業鏈技術需求集中發布。這一張張清晰的“需求清單”,不僅精準呈現了地方產業發展的迫切訴求,更凸顯出高校智力資源與地方產業需求深度融合的巨大潛力,為校地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高校是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地方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此次大會通過搭建高效對接平臺,打通了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到成果轉化、產業化應用的“全鏈接通道”,讓高校的智力優勢與企業的市場優勢無縫銜接,既為高??蒲刑峁┝恕皩嵺`靶場”,也為企業技術升級提供了“智力支撐”,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接交流過程中,全國重點高校的專家學者主動走進濰坊企業一線,深入車間了解生產難題,精準匹配創新方案,真正踐行了“帶著成果來,奔著問題去”的協同理念。
創新驅動的核心在于人才驅動,而校地協同能否走深走實,關鍵在于能否以人才為紐帶,構建起產才互促的良好生態。此次交流會始終將人才置于創新發展的“C位”,向全國高層次人才團隊發出誠摯邀請,鼓勵有能力、有想法的人才“揭榜出征”,在濰坊廣闊的產業舞臺上施展才華、實現價值。同時,濰坊積極搭建青年人才成長平臺,通過設立青年科學家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載體,為青年人才打造了階梯式的“成長通道”。這種“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良性循環,不僅持續優化了濰坊的人才生態,更讓各類人才成為濰坊長遠發展的寶貴戰略資源。
校地合作的最終落腳點,始終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當前,濰坊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需求尤為迫切。此次交流會上,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讓濰坊與高校之間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系和信任,為后續的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各方達成的合作共識,不僅能促進資金、技術等資源的優化配置,且能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良好生態。
此次大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濰坊在構建“高校+企業+政府”協同創新格局上取得實質性突破。站在新的起點上,濰坊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強化金融賦能,健全利益共享機制,推動校地合作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拓展,為濰坊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編輯:聶臻臻 張興紅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