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興則國運強
□新派特約評論員 周欣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9日晚在廣東省廣州市隆重開幕。這是一場運動盛會,也是一次文明與發展的對話。透過全運之窗,我們既見證了體育精神的昂揚澎湃,也展現出體育振興引領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壯闊圖景。
國民體魄之強、精神之盛,向來都是國運昌盛的重要基石。舉辦一場體育盛會,不僅是對民族意志的淬煉,更是一面映照國家綜合實力、治理效能與文明底蘊的明鏡。
本屆全運會開幕式,便是這面鏡子生動的映照:人工智能技術繪就嶺南瑰麗畫卷、智能機器人敲響千年青銅句鑃、《千年海絲》《百年征程》《盛世圓夢》接連綻放東方之美、火炬傳遞手沓水傳薪盡顯文化浪漫……科技與文明交織,浪漫與實力并存。
有人贊嘆中國總能以富有創意的方式展現大國獨有的魅力,實際上,這并非一時興起的潮流涌動,而是中國在與體育共發展的漫長征程中,沉淀出的獨特表達。
回顧中國的體育強國之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步履鏗鏘。一路走來,先后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南京青奧會、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體育賽事。每一次賽事,都是中國透過體育之窗,向世界彰顯大國擔當的高光時刻,也持續推動著“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不斷邁向新高度。
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于新的歷史坐標之上,揮毫寫下“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華彩篇章,19項群眾比賽項目,讓廣大普通體育愛好者得以踏入國內最高級別體育賽事的殿堂。如今的全運會,已然成為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交相輝映、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本屆全運會設競技比賽項34個大項419個小項、群眾賽事活動23個大項166個小項。不論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還是榮譽閃耀的名將,大家齊聚大灣區,在這片活力四射的土地上釋放激情、揮灑汗水。這正是“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的生動詮釋。
自上而下的賽事引領,催生了自下而上的全民熱潮。這股全民體育的蓬勃氣象,同樣在濰坊涌動不息,書寫著地方體育發展與全民運動深度融合的精彩答卷。
在濰坊,寒亭“HBA”籃球聯賽、壽光“菜BA”趣味賽事、安丘“ABA”業余聯賽等特色賽事廣泛開展;體育口袋公園、健身步道、百姓健身房等運動設施覆蓋城鄉;“村超”“V超”等賽事更以破圈之勢點燃全民熱情。在這里,體育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運動也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不論是大灣區的全運盛景,還是遍布濰坊城鄉的運動熱潮,我們已然讀懂:體育興,是綜合國力的彰顯;國運強,是全民運動的保障。體育的力量始終與時代同頻、與國運相連。體育興則國運強,這既是歷史的昭示,更是新時代的必然。
編輯:趙越 孫錦
一審:姜健 李敬友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