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近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濰坊市委員會牽頭,聯合濰坊學院法學院、山東政法學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山東公平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共同編撰的《濰坊高端化工行業國際化經營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正式發布。作為濰坊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強化涉外法治建設的關鍵舉措,該《指引》將系統提升當地高端化工企業國際化經營合規管理能力,為企業穩健“出海”筑牢法治根基。
化工產業是濰坊第一大支柱產業,實力位居全省前列。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綠色低碳轉型交織,濰坊作為山東重要化工產業基地,企業“走出去”步伐持續加快,對國際化經營合規的需求愈發迫切,該指引的出臺恰逢其時。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繼今年9月《濰坊智能農機行業國際化經營合規指引》發布后,濰坊在涉外合規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指引》緊扣企業實際需求,分為“單項合規”與“系統合規”兩大板塊,覆蓋出口管制、經濟制裁、跨境投資、跨境稅務、知識產權、反腐敗、數據安全、涉外糾紛解決等十二大重點領域。其內容兼具專業性與實操性,通過典型案例剖析,為企業提供從風險識別、評估到應對的全流程合規指導,助力企業精準規避國際經營風險。
在適配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指引》明確企業需主動對接國際規則,善用稅收協定、投資保護協定等國際制度工具,優化跨境投資架構,有效防范貿易壁壘與制裁風險。在涉外法治銜接上,《指引》系統梳理美國、歐盟、東南亞等重點市場的法律法規與監管動態,推動企業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合規管理體系。針對不同規模企業差異,《指引》還量身定制大、中、小微三類合規體系架構建議,引導企業從“被動合規”向“主動風控”轉型,培育國際化合規文化。
作為濰坊市推動涉外法治服務與企業國際化發展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指引》的發布不僅為濰坊高端化工企業應對復雜國際環境、提升全球競爭力注入新動能,更可為全國化工行業國際化合規經營提供可借鑒的“濰坊樣本”。
新派融媒體記者:劉偉/文
編輯:王首榮 祝超 李愛花
一審:慈兆慶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