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今年以來,濰坊高新區新鋼經濟發展區始終將群眾需求作為工作導向,通過廣泛征集20個合作社及社區居民意見建議,系統梳理并重點推進60件民生實事,并將每一件看似瑣碎的“關鍵小事”,都當作檢驗初心、衡量治理成效的標尺。隨著一項項舉措陸續落地見效,群眾從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真切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針對居民關注的生活便利問題,新鋼經濟發展區精準發力:深入推進“一戶一表”改造工程,覆蓋銀通家園小區32棟居民樓、2878戶居民,惠及104套商鋪及幼兒園、農貿市場、社區辦公樓,徹底解決了老舊水表計量不準、繳費不便的難題;開展環境衛生消防安全大起底大整治行動,110名機關干部、230余名社區及合作社工作人員、100多名志愿者共同下沉小區,清理雜物、排查隱患,讓居住環境更整潔、更安全,居民的幸福指數肉眼可見地提升。

在“一老一小”服務領域,新鋼經濟發展區更是多點開花:發起“好婆婆好媳婦”評選,推出“我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洗洗腳”“我陪父母(岳父母)吃頓飯”等活動,1000余個家庭、2000余名居民踴躍參與,讓孝老愛親的美德在家庭間傳遞;秉持傳統“大健康”理念,每月開展免費艾灸、推拿等中醫理療服務,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貼心醫療;創新探索“政府搭臺、合作社主辦、階梯收費、社會參與”模式,實現孝老愛親食堂社區全覆蓋運營,徹底解決老人“吃飯難、做飯難”的問題。
同時,新鋼經濟發展區著力提升黨群服務中心功能,整合打造“孝老愛親”食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警民服務中心、“鹿非馬”社區成長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村史館)五大民生陣地,讓服務更集中、更便捷;開辦迷你馬拉松、社區運動會、夠級大賽、象棋比賽等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暑期開設公益托管班,解決家長“看護難”的后顧之憂,讓孩子度過安全又充實的假期。
此外,新鋼經濟發展區還精心打造“暖鄰手工坊”,為居民提供“家門口”靈活就業的機會,助力穩定增收;開展“聚力新鋼·惠‘集’民生”系列活動,推動社保民政、健康義診、消費者維權等服務下沉,讓居民足不出社區就能辦理業務、享受服務。
新鋼經濟發展區將繼續以民生實事為抓手,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轉化為“履職清單”,用真情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回應每一份期盼,持續為群眾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新派融媒體記者:何賽/文圖
通訊員:王雅寧 劉洋波
編輯:劉小麗 祝超 韓鎮
一審:慈兆慶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