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訊 11月11日早上6時許,記者走進濰坊市寒亭區固堤街道魏家溫莊村的饅頭坊,一股濃郁的小麥香氣撲面而來。和面機勻速轉動,醒面機保持恒溫恒濕,饅頭機有節奏地成型著均勻的面團,多層蒸箱正冒著熱氣。不一會兒,一籠籠潔白飽滿的饅頭新鮮出爐,村民們熟練地進行分揀、包裝,準備送入配套的保鮮冷庫。“在這里工作,還不耽誤照顧家里,比出去打工強多了。”正在包裝饅頭的村民魏大姐笑著說,手上的動作一刻不停。

魏家溫莊村饅頭坊。
這個小小的饅頭坊,是魏家溫莊村在鄉村振興路上的關鍵“落子”。2024年,魏家溫莊村以“一村一品”為抓手,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整合資源,推進土地集中流轉種植小麥,打造了饅頭坊和保鮮冷庫,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村集體投入3萬元建成饅頭坊,引進和面機、醒面機、饅頭機、蒸箱等現代化設備,配套300平方米保鮮冷庫,形成完整加工鏈條。饅頭坊生產環境整潔,運行高效,年均可為村集體增收2萬元,并解決5名村民本地就業。”魏家溫莊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魏守信說,饅頭坊的順利投產,不僅壯大了集體經濟,也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村集體正計劃建設磨坊加工項目,對本地糧食進行深加工,從源頭保障原料供應,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推動產業向更完整、高效方向發展。

大常疃村“一品常疃”品牌項目。
為解決村集體“造血能力弱、干事缺資金”的問題,去年以來,固堤街道深入實施“一村一產百村共富”行動,以14個試點村為突破口,堅持“一村一策”精準施策,結合各村資源稟賦“一村一策”制定經營性產業發展方案,推動村集體從“等靠要”向“主動闖”轉變。如今,一批特色產業項目相繼落地生根:大常疃村依托當地優質果蔬資源,打造“一品常疃”農業品牌,通過統一標準化種植、設計特色包裝、搭建線下商超直供渠道,讓農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多個村莊利用閑置屋頂、荒坡地塊,合作建設共富光伏項目,實現“陽光發電、集體增收”的綠色發展模式;固堤街道還聯合專業機構開展電商培訓,培育村民主播團隊,推出“電商直播助農”項目,幫助蘿卜、葡萄等生鮮產品打通線上銷路,解決“豐產不豐收”難題等等。截至目前,14個試點村中的11個產業項目已建成達效,3個項目正按計劃穩步推進,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同比增加131.48萬元。
新派融媒體記者:張耀中/文圖
通訊員:褚鎮宇 張琪
編輯:劉小麗 祝超 韓鎮
一審:慈兆慶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