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時光長河中,總有一些地方承載著生命的重量,見證著醫者的堅守與溫情。昌邑市人民醫院,這座始建于1948年的醫院,歷經七十余載風雨兼程,已成長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診急救、醫康養及中西醫融合于一體的現代化醫院。它不僅是區域醫療的“定盤星”,更是無數醫者揮灑青春、守護生命的“第二家園”。為記錄這份跨越時代的醫者情懷,新派客戶端特別推出《我和我的醫院》專欄,以第一視角講述昌邑市人民醫院里那些平凡而動人的故事。 在這里,有與死神賽跑的急診瞬間,有攻克疑難病癥的科研突破,有跨越代際的師徒傳承,更有醫患間雙向奔赴的溫暖共鳴。每一篇故事,都是對“大醫精誠”的生動詮釋;每一次記錄,都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在這座充滿溫情的醫院里,醫者如何用專業與溫度,書寫屬于他們的時代答卷,并一起感受那醫者仁心與醫院發展的同頻共振。

平凡的一天
昌邑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尹素萍
清晨打開換衣櫥,鏡前整理衣冠,便開啟了我在心內二科日常工作的一天。
晨間工作緊張而有序。醫護人員都提前到崗,迅速熟悉病人情況,為查房和治療做好準備。晨交班時,值班人員會詳細匯報新入院、病重及病情變化的病人。隨后,由醫院紀委書記、科主任韓茂華主持,重點討論病重病人、疑難及手術病例,以制定當天的核心治療方案。最后,護士長提出工作中的注意事項,確保全天工作高效、安全地進行。
大查房是每天的重點環節。在韓茂華書記的帶領下,主管醫生會先匯報病人情況,然后團隊一起討論,由韓書記對治療方案進行評估和調整,確保為患者制定最佳方案。與此同時,護理團隊也進行床頭交接班。此外,返聘的翟振道主任醫師也參與日常工作,不僅幫助解決疑難雜癥,更在查房中指導年輕醫生,起到了重要的“傳幫帶”作用。
聽急診的時候,病人病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這不,急診科又來了一例急性心梗病人,診斷為“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在急救過程中突發兩次心室顫動,生命垂危。韓茂華書記帶領團隊立即搶救,通過電除顫使其恢復心律,并果斷啟動緊急手術。冠脈造影顯示患者兩支主要血管嚴重狹窄,情況危急。在征得家屬同意后,韓書記帶領團隊沉著應對,憑借精湛技術,成功為病變處植入了支架。手術非常成功,患者術后癥狀消失,目前病情穩定。
除了急癥手術,擇期手術也安排得井井有條,因為以韓茂華書記帶領的介入團隊自身技術過硬,住院患者需要完善冠脈造影的基本能做到盡早安排,2025年初至今,科室已完成冠脈介入350余例,其中可吸收支架1例,5例起搏器。每月出院患者200余人次。
新派融媒體記者:王路欣 整理
編輯:馮媛媛 祝超 李愛花
一審:慈兆慶 二審:劉鵬 三審:王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