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承想能在此蒙山圣境之中與子美兄相遇,你我今晚必要不醉不歸!”10月4日,山岳實景演藝《登蒙山 天地寬》在沂蒙山旅游區龜蒙景區上演。從山下到山頂,游客們跟隨李白和杜甫的腳步,在不同點位參與互動劇情。
“項目深挖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的佳話,結合蒙山的福壽文化等,打造了四臺實景演藝。”該景區總經理徐永宏介紹,“今年經過全新升級,我們在龜蒙天然山水舞臺上,配合現代光影技術和山體環繞聲場,推出《天地蒙山》《笑傲蒙山》《詩酒龍潭》《鶴鹿迎壽》四大主題演藝和數個沉浸式場景互動演藝。”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山東旅游演藝市場火熱。無論是劇院劇場里的精心排演,還是山水實景中的縱情放歌,各類演藝項目無不在深挖當地文化特色的基礎上,聚焦游客的體驗感,讓文旅演藝從靜態觀賞變為可參與、可互動的動態旅程。
“盤古開天地后,天下初定。神族居于九霄之上,人族、妖族、魔族并立于世……”10月3日下午,濟南歷山劇院的原創兒童劇《山海經之東海傳說》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前來觀演。山東省話劇院演出二團團長惠大妍介紹,該劇深度融合了科技元素和互動體驗,向孩子們生動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原創兒童劇《山海經之東海傳說》劇照。
“在舞美設計上,我們使用AI技術生成視頻樣稿和演員的動漫形象,然后再進行人工調整,這樣就省去了傳統模式下建模、合成、調色、手繪等步驟,提高了創作效率。”惠大妍告訴記者,“演出形式上,通過巧妙的互動設計讓小觀眾們幫助主人公闖關,成為劇情推動的一部分,增加小朋友的沉浸式參與感。”
當下游客,尤其年輕群體,早已不滿足于“你演我看”的單向傳播,他們渴望成為故事劇情的參與者。這種市場需求的變化,正推動著旅游演藝從宏大的場面敘事,向注重個體體驗、強調情感共鳴的“沉浸式”深度互動轉型。
“公元前512年,伍子胥連續七次向吳王闔閭舉薦孫武,吳王為測試孫武,讓其帶領后宮妃子及侍女進行陣法操練,于是就上演了傳奇的一幕……”10月3日,在廣饒縣孫子文化園,小型室外情景劇《吳王今日不斬妃》正在上演,詼諧有趣的劇情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看。
“該劇取材自‘孫武斬妃’這一著名歷史故事,進行了大膽編創。劇情從古代切入,隨后穿越至2500年后的今天,以現代職場人視角回顧當年事件。”廣饒縣文化旅游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欒麗曼告訴記者,“像過去那樣照本宣科將歷史文化照搬到演藝表演中,游客并不買賬。現在我們嘗試用現代話語體系去解構孫武的古代兵法智慧,增加趣味互動性,更容易和游客產生情感鏈接。”
目前,孫子文化園的旅游演藝正朝著“小而活”與“精而專”的方向發展。除了室外情景劇,還推出沉浸式舞臺劇《尋找兵圣》,以意外穿越的現代人視角,與少年、青年、中年的孫武展開跨越時空對話,讓兵法始祖從典籍中“走”出來,變得可親可感。
此外,越來越多景區借助自身作為影視作品拍攝地的優勢,積極開發與自身調性相符的互動演藝項目,打造游客可步入、可體驗的活態場景。抓住《生萬物》等影視劇流量,臨沂市紅嫂家鄉旅游區推出“影視文化節——跟著影視去旅行”活動,升級版《重走支前路》活動持續火爆。
國慶中秋假期,東營孤島萬畝槐林景區首次推出大型實景演出《烽火客棧》。該演出以當地抗日英雄扈大娘的事跡為背景進行創作,游客可通過角色扮演參與其中,沉浸式感受紅色文化。截至目前,線上線下觀演票和角色扮演票已售出超5000張。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是景區與正在此地籌備短劇拍攝的導演團隊靈感碰撞的成果。“現在有參與體驗感的文旅演藝是市場新熱點,再加上景區有為短劇搭建的實體場景,可以實現資源的聯動利用。”景區負責人介紹,項目上演以來,每場參與人數達三四百人。
(大眾新聞記者 唐曉寧 通訊員 譚芳 參與采寫)
來源:大眾新聞
編輯:李婕寧 張永超 劉曉哲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