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扎實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從老舊小區“逆生長”到口袋公園“遍地開”,從交通路網“提速度”到社區服務“暖人心”,山東多地通過精準施策、創新實踐,讓城市面貌持續蝶變,不斷織密民眾身邊的幸福網絡。
“平整的路面、嶄新的健身器材,現在的生活環境一點不輸新建小區?!焙蕽墒朽i城縣一品世家小區居民王林談及居住小區的變遷,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而在2022年改造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樓體外墻斑駁脫落,路面坑洼難行,健身器材年久失修,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小區改造之初,當地社區聯合社會組織提前入戶走訪,摸查居民需求、宣傳改造政策,居民全程參與意愿征集、方案制定和施工監督。在資金方面,鄆城縣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居民共擔”模式破解短缺難題。目前,該縣已有93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升級,居住體驗顯著提升。
以老舊小區煥新為起點,智慧服務的落地讓民生溫度持續升溫。鄆城縣鄆州街道引入鄆城縣第二人民醫院、街道商會志愿服務隊、陽光大姐家政三大“智慧合伙人”,依托社區智慧平臺推出上門服務,緩解雙職工家庭“一老一小”照護難題,讓居民在細節中感受家園蝶變的溫暖。
在臨沂市臨沭縣振興家園,晚飯過后的李女士有了新去處。家門口的“光影”口袋公園,成了她和小孫子的樂園。園內健身器材一應俱全,老人們在這里舒展筋骨、閑話家常;多樣的兒童游樂設施前,孩子們追逐嬉戲、笑聲陣陣。祖孫各得其樂的畫面,正是該縣人居環境改善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臨沭縣錨定“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目標,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人居環境改善力度,投入超10億元人民幣新建和改造3處大型綜合性公園,同時“見縫插針”新建和改造23處口袋公園。這些散落在街角巷尾的“微空間”,不僅補齊停車場、休憩座椅、城市書房等便民服務設施,更巧妙地融入“體育+文化+景觀”元素,讓綠地兼具實用功能與人文內涵。
如今,臨沭縣城市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9.85%,便捷舒適的休閑娛樂空間已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以前回家要繞行,現在快速路直接連通小區,路面寬闊又順暢,10分鐘就能到家?!奔易『蕽婶斘餍聟^丹陽街道的王明,經常往返于菏澤與青島,對區域交通的日益便捷有著切身體會。
作為城市發展的“大動脈”,菏澤魯西新區全力推進“快速銜接、高效集散”的道路體系建設,不僅建成長江路快速路、漓江路、南京路等交通干線,打通至高鐵站的直達通道,還對三條主干道進行線形優化、路面拓寬等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現在開車平穩多了,就連晚上散步也安全感十足?!蓖趺髡f。
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不僅需要高樓大廈、寬敞道路的“硬支撐”,更需要觸手可及的溫暖、細致入微的關懷。菏澤魯西新區搭建“五位一體”智慧城管平臺,運用大數據、AI、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城市數據精準治理,基層資源精準聯動。今年以來,該平臺發現問題3246個,即時整改率超90%。
在棗莊滕州市,城市更新的民生實踐同樣交出了亮眼答卷。滕州城建集團等國有企業扛起主體責任,在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煥新、生態社區構建等領域持續發力。該集團通過“先安置后開發”模式,讓2000余戶回遷居民圓了“安居夢”,還配套建設了實驗小學、社區醫院等公共服務場所,構建起便捷的“15分鐘生活圈”。
在路網建設上,滕州市圍繞“打通斷頭路、暢通丁字路”,新建改建荊河東路、墨子湖隧道等30條城市道路,新增道路里程34千米,城市交通脈絡愈發通暢;生態治理方面,該市推進荊河上游城區段綜合治理等工程,新增綠地220公頃,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4.50%,城市生態底色不斷提亮,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居民生活常態。
泰安市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家屬院,是建于2005年前的老小區,改造前曾深陷多重困境:線路雜亂存在安全隱患,停車亂、充電難問題頻發,適老設施不足,閑置綠地雜草叢生。為破解這些民生痛點,寧陽縣房產管理服務中心牽頭,聯合多家單位推進改造?!艾F在好了,樓下就有健身器材、小廣場,傍晚帶著孩子在小區里玩,省心又熱鬧。”居民李女士表示。
截至目前,寧陽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累計覆蓋133個老社區、158.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余戶居民的生活環境從“活動難、環境差”向“功能全、新綠美”轉變。
近期,山東發布《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實施意見》,明確城市更新重點片區,謀劃實施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重點工程,“留、改、拆”并舉;著力完善“快”(快速路、軌道交通)、“慢”(慢行交通)、“?!?停車場)等復合一體、換乘便捷的城市交通網絡;持續完善城市結構性綠地和綠道網絡,建設民眾身邊的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
如今,山東正以城市更新為抓手,用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持續織密民生“幸福網”,讓城市既有光鮮亮麗的“面子”,更有舒適宜居的“里子”。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劉德增 張永超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