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

為癱瘓女兒翻身、給腦血栓老伴兒喂飯……這是魏兆申的日常“家務”,他已經做了數十年。
今年78歲的魏兆申,身形佝僂消瘦,歲月在他身上刻滿滄桑,卻從未壓垮他堅韌的脊梁。面對癱瘓臥床四十余載的女兒,以及晚年突患腦血栓的妻子,他不離不棄、悉心照料一點點喚回她們對生活的熱忱。
從青絲到白發,他用一生的付出,為妻女撐起了一片安穩無虞的天地。也因此,他先后榮獲“感動淄博年度人物”“淄博好人”等榮譽稱號,入選2025年第三次“中國好人榜”,成為眾人眼中的榜樣。
時光回溯至20世紀70年代,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九會村,魏兆申與段倫蘭喜結連理,婚后的日子雖平淡卻滿是溫馨。然而,幸福的時光僅延續了十余年,命運的考驗便接踵而至。1981年,大女兒因病離世,這份傷痛尚未平復,1984年的春天,6歲的小女兒魏學花又因先天性腦部障礙失去行動能力,從此與床榻為伴,生活起居全需他人照料。面對接連的打擊,魏兆申沒有退縮,他與妻子帶著女兒輾轉多地求醫藥,“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為孩子拼一把”!
屋漏偏逢連夜雨,2008年,妻子段倫蘭突患腦血栓,驟然臥床不起,生活徹底無法自理。雙重重擔齊齊壓在魏兆申的肩頭,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從此,他將愛熱鬧、喜走親訪友的習慣放下,把所有時間與精力都傾注在照顧妻女上,用日復一日的行動,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魏兆申專門為老伴制訂了一張周密的“作息時間表”,從起床、進食、飲水,到上廁所、休息,每一個時間節點、每一項細節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將飯菜搗成細膩的糊狀,像喂嬰兒般一口一口耐心喂食,一餐下來往往要花費40多分鐘,這便是魏兆申數十年來的日常。在他的悉心呵護下,曾經因不愿拖累家人而拒絕進食的妻子,逐漸重拾生活的信心,如今已能自主吃飯;癱瘓在床的女兒雖無法起身,卻總能默契地配合他的照料,用眼神傳遞著對父親的依賴與感激。
為了時刻守在妻女身邊,魏兆申放棄了外出打工的機會,家里也因此沒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他始終省吃儉用,自己穿的衣服大多是好心人贈送的,家里的陳設更是簡單樸素,僅有一臺老舊的黑白電視。當二女婿、三女婿提出要為家里換一臺新電視時,他婉言拒絕:“你媽和妹妹生病,已經花了你們不少錢,錢要花在刀刃上,你們的心意我心領了。”
魏兆申的堅守,也被當地政府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工作人員定期上門走訪,為這個家庭申請了特困人員補助緩解經濟壓力;逢年過節,志愿者們也會帶著米、面、油等物資前來探望,幫著打掃衛生、陪老人嘮家常,為這個飽經風霜的家庭增添了許多溫暖。
“感謝鄉親們和好心人的幫襯,我們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只要我還有力氣,就會一直守著她們娘倆。”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只有四十年如一日的守護。魏兆申用他最樸實的行動,在平凡的歲月里寫下了“家”與“愛”最動人的注解。
(大眾新聞記者 楊淑棟 編輯 金雪 張晨 設計 耿俊逸)
來源:大眾新聞
編輯:李婕寧 劉德增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














